Posts Tagged ‘China’
Imogen Page Jarrett, Beijing, China – January 2015
在北京过圣诞节 当中国朋友对我提出“你要怎么过春节?”这个问题,我回答他们说:在中国做个没有家可归的外国人,过一个注重家庭的节日其实很难。不过,我已经体验过这种困难,那就是去年12月25日的时候。 圣诞节快要到了,好多同学已经正在坐回国的飞机上呢。留在中国的同学呢,有其他计划。对我们其中大部分同学来说,这一次是第一次在外地过圣诞节。随着圣诞节的来临,中国肯定缺乏英国的疯狂。在大量的公共场所、商店、酒吧、都安装了圣诞节的装饰,可是节日气氛还不如在国内的。给我带来最真正的家庭般感觉是去听我室友在胡同里唱圣诞颂歌。 毫无疑问,在北京过一个传统的圣诞节是绝对不肯能的,所以我们就决定趁这个放纵自我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北京瑞吉的圣诞节自助餐预订桌子。附近的一家超市突然开始卖圣诞树,所以我们好容易才把一棵拿回家,让彩色小灯光照着客厅,还装饰了金属丝。说实话,都看起来挺滑稽可笑的。但是,圣诞节那天亮了,我们认真的送礼物和遥远的家人给我们寄来的东西。 参加大自助餐是一种果粉。服务员总是呼之即来,手里拿着凉香槟酒。在大堂里摆着一场盛宴。摆着传统的圣诞节烤火鸡、日本的寿司、大姜饼屋、各种奶酪、水果、面包类的、蛋糕、冰淇淋、沙拉、烤烧、甚至还有北京烤鸭。这场盛宴是对精神和肚子的双重挑战。我们慢慢地吃到喝到麻木了。 不送礼物就不能算是圣诞节,我们送的小惊喜没让人失望,惊喜包括一件豹纹连体衣和两个生洋葱。后来,我们突然决定玩保龄球去,在外国过圣诞节,什么比保龄球好主意?保龄球馆的服务员却不太欢迎我们协调性较差的一群人。 窝在床上跟准备圣诞节大餐的家人Skype那天就结束了。家里的距离感很强,可是看到亲戚在我眼前(即使是通过电脑)办哪些很熟的顺序,却让家里好像没有那么远似的。 ENGLISH TRANSLATION When my Chinese friends ask me how I will celebrate New Year, I tell th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elebrate a family-orientated festival when you are a foreigner without any family to return to in China. However, I found myself in not too dissimilar a…
Read MoreImogen Page-Jarrett, Beijing, China – December 2014
诚挚邀请您参加… 当我们转过拐角,一块松软的红地毯映入我们的眼帘。名流荟萃,星光闪耀,他们队伍的人站在我左边,准备迎接到访者。穿着丝绸、戴着珠宝的嘉宾与我们互相表示敬意和欢迎。 向五队排最后的人深深鞠躬之后,我向宽敞的大厅里走进了一步。高达拱形天花板在水晶吊灯重压下摇摇欲坠。一片愉快的嘈杂声向清脆的水晶飘上去。大厅的边缘站着北京市最优秀泰国饭店的小吃摊。大厅中间的大舞台等着嘉宾的光临。我们的名字在泰国国王87岁圣诞节派对的客人名单上之列。那天的活动还庆祝泰国国庆节日。 正当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到酒吧拿起一杯冰香槟酒,有人咳了一声好引起大家的注意。 “我将以骄傲的姿态欢迎女士们先生们参加今天晚上的活动…”。我们排在西服、民族服装、军服的旁边,举起杯来,为了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健康喝了一杯。 在世界各地的驻华大使、军官、大公司代表之间来来往往,我禁不住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跟罗马尼亚大使边喝泰国香味的椰子汤,边听他个人当大使个人经历,而且他下次派驻亚洲哪个国家,哪个国家会带来最多的机会。我们决定泰国和韩国都是明智的选择。大使的生活好像是永不安分的生活,因为每四年他们都必须搬到新的一个国家,在陌生的环境并文化找到自己立足之地。对我来说,大使的夫人和孩子生活的故事更有意思。大使的亲人应该做出很大的牺牲。我突然想起几周前英国驻华大使所言的话:他夫人觉得在国外找到亲密的朋友圈子和爱好特别难。而且孩子得转学,交新朋友,学新语言。并且,他似乎对我们在北京留学的原因很感兴趣,问我们北京学生的生活过得如何,还问我们为什么选择中文这个专业。 我们回答在中国前途是一片光明。那天的活动非常有助于职业的机会。我感觉自己很幸运在中国上学,我在这里的第外远远超过我在英国曾经体验过的。因为我是西方人,我在中国经常体验过特别的招待,并对我母语的需求很多。我在家乡肯定不会感受这种招待。回家路上口袋里揣着一名企业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的名片,我再次想起在中国关系的超然能力。 ENGLISH TRANSLATION We Request the Pleasure of Your Company… As we turned the corner, a soft red carpet unveiled itself before our eyes. To our right, a procession of glittering individuals stood ready to welcome us. Attired in silks and jewels, we paid obeisance to one another in…
Read MoreSamuel Franklin, China – December 2014
首先,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在北京骑自行车的经验。由于一系列不幸事件的发生,我已经买到了三辆自行车。我最初到北京时,没有打算骑车。我认为因为北京的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而且我的房子离大学不会那么远,所以不用花钱买自行车。此外,在伦敦,作为一个驾驶者,我培养了 一个对烦人骑车人的反感。不过,第一学期一开始,我很快就意识到更好骑车。每天早上打的是金钱的浪费,而且8点之前我不愿意走30多分钟的路。所以我第一次买到自行车时,我很不情愿地花了一百块(他送了一把锁)。当然,骑多么便宜的车很快出了问题。去学校的半路上,它突然破坏了。下次我投入了更多钱(两百块钱),得到了很合适的自行车。我失去它以后 ,就买到了我最新的一辆自行车。希望这辆是更耐用的。 在中文的方面,我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每个留学生的班要提名一个人参加。毫不吃惊,没有人志愿参加,所以我很友好的同学决定我参加将会是最好的。然后,老师告诉我我需要在数百多人面前,做五分钟的演讲,不可以用笔记。他也说他们会拍每个人的表演。比赛的话题就是“我有一个梦想”,我讲的是“我们为什么在不做梦?这个趋势好不好?”在高级比赛中,来自各种国家的留学生都说得很流利,而且各色各样的话题反应了很多不同年情人的乐趣。最终,不知何故,我排在第三。这里有比赛的网址(我在第四页上 上个月,我也继续让自己熟悉中国西洋棋的景色。比如我参加了一场当地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虽然,参加那场比赛的棋手并不那么强,但是经过每一个比赛和我见到的对手,我体验了中国西洋棋的一些情况。例如,在中国没有很多的比赛,但很多人常会在咖啡馆里集合下棋。我也加入了北大的象棋队,为北大下了几次比赛。迄今,我们还保持不败赛季,可是于清华的大赛还没发生。最后,我参观了中国的棋院,那是中国西洋棋队训练的地方,也是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的办公室。我参观时,他们举办中俄14岁以下的国际比赛。 最终,在北京你能注意到越来越激烈圣诞气氛。很多的销售商业趁着圣诞节送礼的习俗来推广各种特价商品。有些大使馆也举行了圣诞活动。例如,我去了一场德国圣诞市场,享受了热葡萄酒和椒盐脆饼。昨晚,我们在一个圣诞酒吧竞猜排了第四名;我们缺乏足够关于圣诞电影的知识。 ENGLISH TRANSLATION Firstly, a quick word on my experiences of bicycles in Beijing. An unfortunate series of events has meant that I have already bought three bicycles. When I first arrived in Beijing, I had no intension of cycling. I knew that there would be an extensive public transport…
Read MoreNadia – Beijing, China – December 2014
这个月北京的天气冷了(到目前为止,最低的温度是零下8摄氏度!)。这个就意味着我的户外活动很有限!虽然我最近忙于学习,但是我还有时间享受北京的生活。一些星期前我接受免费的芭蕾舞剧票。舞剧是北京跳舞学院的天鹅湖。以前,我肯定不是芭蕾粉丝(我十岁的时候,我妈妈带了我去看芭蕾,一开始我就睡着),但是这一次,我很享受这个芭蕾舞剧。 最近我去了上海呆三天。我立刻爱上了这个城市。上海的布局跟欧洲城市有一样的气氛,我觉得上海是这样因为黄浦江。上海跟北京的布局不同;北京的布局有纵横交错的环城路网。我享受在上海法租界、外滩、浦东逛逛。外滩的夜景是我最喜欢的夜景。可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到了博物馆的地址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在一个公寓小区,就很犯浑。原来,博物馆是在公寓的地下室。那里的宣传画包括从1949年以前到1990年代中期的宣传画 (但是,大部分的宣传画部分包括从1949年到1980年代早期的宣传画)。在未来,我肯定会考虑在上海工作。 ENGLISH TRANSLATION Over the last month the weather in Beijing has become extremely cold (as low as -8 degrees)! This has meant that outdoor activities have certainly been limited. Although I’ve been quite busy with classwork I’ve still had time to be able to enjoy Beijing. A few weeks…
Read MoreSamuel Franklin, Beijing, China – October 2014
我已经在北京两个月了,越来越多地习惯了在这儿的生活。上个月,我和十一位同学开学了。我们每周从周一到周四,上十六个小时的课,包括语言,文学,报刊阅读和古代汉语的课。功课比较多,但因为每星期有三天的周末,学习的压力大体上不那么严重. 对于学中文最好的方法,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说,有些人觉得与其花时间预习课本上的课文,不如尽力找中国朋友,练习说话。对我看来,首先需要决定你有什么语言目标。如果你只想说得很流利,你就会多花时间和中国人一起聊天。不过,如果你也想变得有学问,我觉得值得上课和复习生词。 至今,我最享受上文学课。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有一位非常热烈的老师,还是因为我们有很多机会学习中国最有名最重要的原文。我们已经讨论了鲁迅<狂人日记>的意义,也学习了司马迁的一些历史故事。将来我们会读一些中国历史上的经典名著,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报刊阅读的课也很有用—我们每周要写一篇新闻文章的摘要,所以有机会看当地的报纸。 课余除了加入一个足球队以外,我还加入了北大国际象棋协会。我是比较认真的棋手,代表英国二十一岁以下的象棋队,有时去国外参加国际比赛。今年到中国之前,我担心我可能没有机会保持我对西洋棋的热情。不过,北大的协会有二十多个会员,他们都很热烈。而且我发现到中国最厉害的两位棋手都是北大的学生—在中国排名第一棋手的丁立人和女子世界冠军侯逸凡!所幸的是,我上周遇见了丁,和他谈天了中国的棋手。 最后,我十一的时候去了台湾。我呆了七天,参观了很多地方。除了台北以外,我还去了华联,高雄,野柳和垦丁。我过得十分愉快,那里的天气和海鲜都总是非常好。我享受逛夜市,和当地人练习说话(在那儿他们说得更慢),参观国家公园和经验台北的夜生活。我强烈地推荐任何人去台湾旅游!哦,我还看到了一些猴子。 ENGLISH TRANSLATION: I’ve already been in Beijing for two months now and feel increasingly at ease with life here. Last month, my eleven classmates and I started lectures. Every week we have classes Monday through Thursday, with lessons in language, literature, newspaper reading and classical Chinese amongst others. Whilst we…
Read MoreSamuel Franklin, China – November 2014
在过去一个月,我觉得我进一步地适应于在中国的生活,而且已经不知不觉地培养了一些习惯和例行。比如说,在饮食的方面我和我的两个室友在一些餐馆变成了常客。那就是说,在一些餐馆我们每周至少一次会去吃饭。在这些餐馆我们熟悉那里的服务员,服务员也知道我们最喜欢点什么菜。在一家离我们房子很近的韩国餐馆,我们进入门口之前,我们常客和服务员都已经知道我们就会一如既往地点他们的石锅拌饭和韩式辣白菜。除了这家餐馆的便利性和食品的质量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为什么我很喜欢去这个餐馆。有一次我突然注意到一位特别美丽的女服务员,所以我决定在单子上写下我的微信身份(在中国人们很少用手机号码)并给她这个单子。那时她笑了好像很尴尬,但我们还在互发短信。 我也继续经验中国文化其他的方面。我最近看到了北京舞蹈学院天鹅湖的表演。我也参加了一个关于中国象棋的讲座。上个月一个特殊的亮点是在一条胡同里学习打麻将的经验。因为我是一个好胜的人,所以麻将对我有一定的吸引力。我很快就了解到了麻将的规则和一些基础的策略,但一开始和中国人一起打,就意识到我肯能会吃一点苦。他们麻将打得极快,我常常失去了说‘碰,吃,杆’的机会. 那里正好有个记者,她对外国人学打麻将的经验有兴趣,所以采访了我。打完麻将以后,我快忘了这个面试。后来没想到我的在青岛留学的朋友在看报纸的时候,看到了我的照片。我很吃惊,但这个在中国日报上的首次亮相使我感觉很高兴。 最后在旅游的方面,我参观了苏州和杭州。苏州和杭州都坐落在中国南方的省份,与北京比起来,南方的天气比较舒服温暖。第一天我们乘了五个小时的高铁赴苏州。在苏州我们游览于那里的一些名胜古迹,例如明嘉靖。浙江省的杭州也有非常漂亮的景象,我特别推荐你参观离杭州挺近的千岛湖。那里有1078个小岛,游客能上船尽量享受它的独一无二的风景。中国东南方显然有许多值得去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南方著名的美女,还是因为南方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气氛。当然我将来打算再往南走旅行。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past month I feel I have further settled into life in China, and have even unconsciously developed some habits and routines here. For example in terms of diet, my two roommates and I have become regulars at a number of local restaurants. That is to say we…
Read MoreImogen Page-Jarrett, Beijing, China – November 2014
北京2014主办了APEC峰会,这个消息一发表就突然点燃了首都人民的热情。据报道,这届峰会是中国自2008年奥运会以来最大的国际盛事。因此,预备阶段忙忙碌碌,首都都要准备外国宾客的到来。其中最重大的措施是安排一周的公众假期,暂停所有的工业、车辆并其他污染性的物质。假期之间不赔钱的人觉得幸运的是APEC是没想到的旅游机会。那一周目的地是减少北京雾霾,为了峰会创造一片蓝天。因此,新的网络词汇以出现了,就叫“APEC蓝”,引申义为形容事物短暂易逝,不真实的美好,中国年轻人常用。“他对你没有感兴趣,这就是APEC蓝”这个词汇几周前在微信(中国最流行即时通信的APP)上出现了。 桂林与阳朔都坐落于中国南方广西省的漓江地区。桂林这个市名意思由于桂林一直都有很多桂花树,所以桂林市的市名是因为这里种植了很多的桂花树。这个地区可算是顶级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喀斯特地貌的山地、壮丽的美景、水稻栽培而闻名。俗话说:“桂林山水甲于天下”。我们乘船游览漓江,过去乘客乘竹筏,现在乘电动的小艇。绕过一个拐弯处时,二十元背面的桂林山水在我们的眼前出现,漓江水里映出了背面的森林覆盖的山。 此天我们骑自行车进入了乡村,陪我们是刚认识的新朋友,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吃过了阳朔著名的啤酒鱼。我们骑了12公里的乡村小路,穿过水牛、稻田、农村里玩耍的孩子,多雾的山顶。相比之下,农村的生活很缓慢,偶尔能听到女人带水牛去河边喝水的声音,或者骑车的游客互相叫喊。 我们下一站是国家公园龙脊梯田。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春来,水满田畴;夏至,佳禾吐翠;金秋,稻穗沉甸;隆冬,雪兆丰年。梯田自650年就存在。据说是因为山脉恰似神龙之脊背而得名。穿过梯田爬到我们要住的农村很累人。住宅都是用木做的、像别墅似的楼,住民包括瑶族和其他种地的小民族。太阳金光照亮了风景。 在我们20个小时回到北京火车的小上铺躺着,我们想念我们遇到的当地小吃、著名的景点,本地小民族‘新朋友。在中国旅游一周,肯定会游得远。 ENGLISH TRANSLATION When Beijing was granted the 2014 APEC meeting, there was a sudden fervour in the capital. The event has been named China’s most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event since the Beijing Olympics. Accordingly, in the run up the whole city was made busy preparing for the arrival of foreign guests.…
Read MoreStruan Rutherford, Beijing, China – November 2014
在北京几个月以后,我现在习惯日常工作。我甚至在有些我最喜欢的饭店已经成为一个经常顾客。服务员现在认识我是我跟这些饭店关系的证明 (我也许应该去更多饭店…)不过,日常生活被假期中断,比如最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假期 (APEC) 。 几个星期前,很多亚太国家元首来到北京峰会。为了净化空气,中国政府暂时关闭某些北京工厂和道路。还有,很多人不可以在城市开车。由于这些措施,北京污染消失了一个星期。学生不需要上课!住在北京的人民享受好天气,万里晴空 (所谓“APEC 蓝”)。我最初很沮丧因为我不预订旅行但是我真的喜欢花时间在北京。每天是晴天,空气很干净。我希望城市天气未来那么好! 我总是佩服中国的好客,不管中国跟别国家有什么争端和区别。通过热烈欢迎美国,菲律宾和越南的元首,中国显示他们的好客。而且,峰会的时候北京的气氛很激动。我不仅奥巴马和习近平签署一个历史性的气候变化协议的时候住在北京,我还有从我公寓窗户看到非常漂亮奥运会公园烟花汇演。 ENGLISH TRANSATION After a few months in Beijing, I have now settled into my daily routine. I have even become a regular at some of my favourite restaurants in the area. The waiters recognise me now which is evidence of our relationship (perhaps I should go…
Read MoreEmily Martin, Beijing, China – November 2014
APEC 在北京 如今,APEC来到北京成为各报的头条新闻。许多的亚洲和美洲的总统在北京集合了。当然,政府尽量向世界表示北京最好的方面。政府用特的别方法减少北京人每天经验的污染。减少污染的影响明显得北京人叫没有污染天空的颜色‘APEC蓝’。 为了减少污染,政府宣布了国定假日,也让许多在北京的广场停工,也关闭有的北京大公路。政府也用神秘减少污染的仪器。没有人知道这台仪器的方法 – 风声说仪器是含发挥减少污染化学品的火箭 – 不过重要机会来到北京的时候天空总是当天成为蓝色的。 虽然我们一定不抱怨污染减少了, 我们还不太喜欢由于公路关闭的人山人海坐地铁。北京已经拥挤的地铁伸到普通额度1。5 倍。即使上下班时间的时候,地铁站用特别人员以便把人拥挤上车。APEC的星期地铁站外边有一望无际的人排队。 美国使馆的污染报告忽然消失是APEC最阴险的影响。我们现在只有中国政府可疑和乐观的污染报告。散步在北京资本性的热闹购物中心和市场的时候,很容易忘了中国是一个独裁主义的共产国家。不过,政府关闭公路,审查污染报告表示政府的权力。 习近平跟奥巴马签署减少污染的协议以后, 当天工厂已经重新生产,汽车开始充满公路。当然跟污染消失的一样迅速,污染就回来了。 ENGLISH TRANSLATION APEC arrives in Beijing The arrival of APEC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nference) has made global headlines recently with all the leaders of Asia and America gathering in Beijing. Naturally, the city pulled out all the stops to present its…
Read MoreSettling into Beijing life – Struan Rutherford, October 2014
In the past month, I have been settling into my new life in Beijing and regular classes at Peking University. I have been enjoying life in Beijing but the one thing I have not yet adjusted to is the pollution. The pollution was so serious recently that many athletes participating in the Beijing Marathon had…
Read MoreMongolia trip – Emily Martin October 2014
Nights were spent in Mongolian nomad’s huts called Gers. With little insulation and heated only by a stove, we quickly learnt to wrap up warm during the sub-zero nights. One morning at the hot springs, we woke up to a thick layer of snow and enjoyed a dip in the warm pools in the snow.…
Read MoreTaiwan for the National Holiday
I spent a week Taiwan and travelled to various places. Other than Taipei, I also went to Hualien, Gaoxiong, Yeliu and Kenting. I had a wonderful time there, and the weather and seafood were two constant highlights. I enjoyed strolling through the night markets, practicing my Chinese with locals (they speak a lot slower there),…
Read MoreStruan Rutherford, Beijing, China – October 2014
过去的一个月,我在北京大学习惯我新的生活和定期班。我享受我在北京的生活但是一个我还没习惯的地方是污染。污染最近如此厉害,很多参加北京马拉松的运动员需要放弃,以免他们损伤呼吸系统。幸亏,我有口罩所以它能保护我免受大部分空气污染。尽管污染,北京天气最近非常好。冬天天气还没来到所以我不应该抱怨! 最近有兴趣的新闻是中国对应对印度成功火星卫星的反应。有些我阅读中国报纸头条的报道称赞印度卫星的成功,祝贺印度人。我最初没想到中国国家媒体如此愿意恭维印度科学家因为印度(周边一个与中国有相似数量人口的发展国家)是中国的竞争对手。不过,我最初对中印关系和中国人对印度火星意见的视角是错的。 这些报纸表达这个态度:不仅是印度的胜利,还有是亚洲的。印度火星卫星的工程是每个发展的胜利,特别是亚洲的。印度现在树立了一个榜样,所以其他有航天项目的发展中国家想仿效印度。因为中国正在发达它自己的载人航天工程,另亚洲国家成功第一发送卫星到别地球的尝试肯定鼓励中国推行更多太空工程。我新中国反应的解释是一个“友好的太空竞赛”。中国和印度都为了实现新成功竞争但是互相祝贺,支持对方的努力,也许来跟有太空项目历史的国家竞争,包括美国和俄罗斯。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past month, I have been settling into my new life in Beijing and regular classes at Peking University. I have been enjoying life in Beijing but the one thing I have not yet adjusted to is the pollution. The pollution was so serious recently that many athletes participating…
Read MoreStruan Rutherford, Beijing, China – September 2014
2014年九月:马球 八月的时候,我告别英国,伦敦。我一在北京降落,我就在深水区因为没有一个说英文的出租车司机。这是到几个星期以后跟有些中国朋友政治辩论的第一步。 在酒吧和饭馆交有些中国朋友,我被我被邀请去唐人马球马术俱乐部看马球比赛。马球本来是唐代中国运动但是现代马球肯定是英国的。尽管我为数不多的英国人之一,我是个从来没看过马球的人!不过,马球不是最有意思的事。我在马球俱乐部看我以前从来没看中国的地方。很多在俱乐部的中国人是马球粉丝但他们对西方政治有兴趣是最有意思的地方,特别苏格兰独立公投。很多我认识的中国人不想讨论亚洲的政治。对他们来说,欧洲政治是比较激动。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不是每个中国人比较喜欢西方政治新闻。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情况是对越来越大的中国中产阶级更大的互联网接入和西方媒体在中国的影响。除了对西方文化有兴趣,很多中国人现在对我们的政治真有兴趣。我相信这个表明中国继续发展的时候许多中国人欲望跟国际社会变得一体化。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的讨论(但是我的中文需要提高!)这是我为什么学习汉语一个例子,用汉语让我发现,了解中国新的东西!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好我一年在中国学习的开端。 ENGLISH TRANSLATION September 2014: Polo In August, I said goodbye to London, Britain. As soon I landed in Beijing, I was thrown in the deep end as none of the taxi drivers spoke any English. This wa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the political conversations I was having a couple weeks later…
Read MoreEmily Martin, Beijing, China – September 2014
当我到北京的时候,我只看见空荡荡的飞机场。除了跟我一起飞人的以外,飞机场里看不到其他任何人。我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与生活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家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尽管我曾经在中国有过旅行,那些推挤着,吵闹地冲向下一个目的地的,永不停息的人流仍然让我十分吃惊。不仅如此,巨大的摩天大楼和穿越北京市中心的多车道公路十分令人惊讶。是中国和中文的特殊性吸引我学习中文。在我看来,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非常迷人。 接下来的一年会使得我在过去两年本科阶段学习中文时遇到的挑战十分值得。 但是,我的中国年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开端。我在大约第一周都在忙于堆积如山的检查——体检、找房子、大学注册和居住证申请等等。最后,当我签订了房屋合同,并且获得了居住证后,我终于能够开始放松,享受北京。可能我前几个星期的亮点就是游览北京各种各样的著名景点。我之间看过所有的这些景点,但是这次却没有看景点的压力,所以我能发现很多之前我所忽视的方面。这些人都和展出的那些人一样有趣——一群老人在颐和园的走廊里打麻将,新郎新娘在天坛拍摄婚纱照,还有无数的旅行团匆匆地奔走于各个旅游景点。这些都让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很有魅力! ENGLISH TRANSLATION Upon my arrival in Beijing I was greeted with an eerily deserted airport with not a single traveller to be seen other than those on my flight. My first taste of China couldn’t have been more different to the reality of living in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Despite travelling…
Read MoreSamuel Franklin, Beijing, China – September 2014
大家好!这篇小文章是我第一篇博客文章。描述我第一个月在北京的经验以前,我先会自己介绍一下。 我是一个从伦敦来的大三学生,刚二十岁了。在英国,我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专业就是中国的学习。除了语言(普通话)以外,我还学习中国的文学,历史,社会和古代汉语。这个四年课程包括一年的留学,所以我今年在北京大学一年留学;然后我2016年会毕业。 人们常常问我,‘善明,你为什么决定学习中国呢?是应为中国经济情况的关联吗?是因为中国的女孩很漂亮吗?’原来,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学很有兴趣。我看了很多关于中国20世纪历史的书,也喜欢讨论中国的未来和西方人对中国的无知。另一方面,我是一般日本人(一半英国人),会说日语,写字,和读日文。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感觉我与东亚有密切的关系。最近我也开始认真地考虑怎么用这个专业来得到工作。 最终,描述我第一个月之前,我也想简单的介绍我除了东亚之外的兴趣。我有很多爱好,比如说踢足球,下国际象棋,读书,哲学,金融和法律。我希望我将来会把这些爱好和我对中国的兴趣结合起来。 不幸的是我第一个月所做的大部分就是无聊管理的事。例如,我要处理签证,找房子,报名课程,去宜家买东西等等。但这些活动也给很多机会联系说话。我记得找房子时,我需要和三个中介和一个房东商量合同的详细。和中国女孩调情,发短信也很困难。。。不过我已经觉得我的中文水平提高了。下月写博客时,希望我会介绍一些多具体的故事。 ENGLISH TRANSLATION Before describing experiences of my first month in Beijing, I’ll first briefly introduce myself. I’m a third year student from London, just turned 20. In England, I read Chinese Studies at Trinity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part from language (Mandarin), I also study…
Read MoreThank you John Speak Language Trust
In the early 1990s I was awarded a grant by the John Speak Language Trust. The grant was a turning point for me – I gained enormously in confidence as a result of getting support from an outside organisation who did not know me! After graduation, I decided to return to China in an attempt…
Read MoreA wedding
A wedding in China
Read More